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951wx.com

第22章(1 / 2)

孟父说道:“哎早什么?小季这是单位有工作。”

孟母道:“行李都没收拾呢……”

孟父说:“明天不是还有个白天吗?反正都办了接班,明天你就在家里,帮三妹收拾收拾东西。”

孟母还是觉得太过突然,季屿就说:“三妹暂时过去住一段时间,要是不习惯,我再让人送她回来。”

孟母心里好受了些。

孟夏却皱眉,这个姓季的,未免也太着急了吧?怎么就像迫不及待要拐走她妹妹一样?

季屿又说起婚礼:“时间来不及,就不在这里办了。回部队之后,我会请领导给我们证婚。”

这个孟家人能理解。

这年头多的是家里人吃顿饭,就算结婚了。真说起来,这事也是他们家更着急,知青办那天都上门催了,就算换个人,说不办婚礼,他们也能接受。

季屿没有再多说,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钱,放在桌上:“这是两百块钱,是给三妹的彩礼。”

两百块钱?彩礼?!

孟家人顾不上他们就要离开的事,被这一沓大团结炸得头晕目眩。

因为是自家着急,难得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婿,孟父孟母对他没有提出太多要求,只说跟别人家一样就行。

他们江州这边嫁女儿,一般就是简单的家具,好一点的男方家给准备个自行车、手表或者收音机、缝纫机中的一个,要是没有这些,就给几十块钱的彩礼。

都是普通人家,这年头,谁家日子也不好过,意思意思也就行了。

孟家说的跟别人家一样,就是指按照江州这边的习惯,跟他们家属院里其他家大差不差就行。

可他们院里最好的一家也就是给了个收音机,一台收音机,加上票,一百来块足足的。

他们怎么也没想到,季屿会直接撂两百块钱出来。

一时半会儿,屋里都静了一静。

孟母咽了咽口水:“这……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季屿说:“东西买了不方便带过去,索性折成现金。”

那也用不着这么多啊,孟母心说。

“不用这么些……”

孟父也道:“是是是,今天已经花了不少钱了……”

一直支着耳朵听的杨梅忍不住了,她在围裙上擦擦手上的水,走过去,抓起钱,塞孟母手里,笑道:“哎呀妈,妹夫让你收,你就收下吧!”

“说句实在话,您二老辛辛苦苦把三妹养大,三妹以后离得远,照顾不到你们,这也是三妹和三妹夫的一片心意啊!”

孟母要推拒,杨梅抓着她的手不放:“要不然我先替您收着?”

孟母立马攥紧了钱,我用得着你?

启程

孟母本来是想着先收下就先收下,回头给小女儿也一样。

然而,季屿一走,杨梅就打起那两百块钱的主意。

她眼珠子转了转,先说从她娘家那头托了个关系,能把她活动到轴承厂去。

轴承厂可比她现在所在的食品厂好多了。

孟母不相信:“还有这好事?”

杨梅笑说:“这不是赶巧儿了嘛!我娘家舅舅认识轴承厂一个老师傅,那老师傅年纪大了。他女儿嫁得好,要接亲爹去养老,顺带帮她照看照看孩子。”

“这老师傅家里就一个女儿,当然要顾着女儿。不过他也不想给女儿女婿增加负担,就想着走之前多攒点养老钱……”

杨梅眨巴眨巴眼,示意您明白吧。孟母不想明白,起身想走,杨梅拉住她:“哎呀妈!您听我说完啊!”

“我食品厂那工作也不是不能卖,有人愿意出这个价钱。”她伸出手指比了个数,又道:“两边一抵,相当于咱们只要再拿四百多块钱就能换一个轴承厂的正式工!”

“人家说了,保证能转正!”

杨梅说:“妈,您说现在想找个正式工的工作,多难啊?眼前就有一个机会。我跟大春这几年省吃俭用,也攒了一点钱,我又找娘家借了一点。只差三百了,就三百……”

真是巧了,蒋家给三妹的赔偿加上三妹的彩礼,正好就是三百。

孟夏冷笑:“大嫂你未免太会算计了,三妹的彩礼还没捂热呢,你就惦记上了?”

杨梅就笑:“二妹你别说得那么难听,什么算计不算计?我们又不是不还,只是先借用一下。等以后周转开,我保证一分一厘都不会少三妹!”

“再说了,我和你大哥每个月都往家里交钱,我换了工作,工资多了,还不是往家里交更多的钱?你接了妈的工作,咱家正好少了一笔钱呢!”

孟夏说:“别拿往家里交钱说事,你们的工作都是家里出的力,往家里交钱是应该的!”

杨梅撇撇嘴:“我们的工作是家里出的力,你不是也接的妈的班吗?二妹,你要是对我这个大嫂有意见你就直说,别一天天的好像我们欠你一样……”

“哼,你们没欠我,倒想欠三妹!我说大哥大嫂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